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YouTube」標籤的文章

2024 臺灣聯網電視趨勢:CTV 行銷策略與挑戰

圖片
CTV議題持續發燒討論,業界給予正面評價,是否能成為電視裝置廣告的解藥,成功拓展行銷預算佔比? The Trade Desk 於2024年末提出《2024 台灣聯網電視趨勢白皮書》,分析產業與行銷人員的態度,摘要重點與產業分析觀點如下: ▌重點摘要 CTV 的崛起 :聯網電視 (CTV) 在台灣迅速成長,得益於追劇浪潮及多元 OTT/CTV 服務的普及,特別吸引 25-44 歲年齡層,這群體佔市場 52%。 高廣告信任度 :台灣消費者對 CTV 廣告的信任度高於 YouTube,79% 更傾向購買在 OTT/CTV 上投放廣告的商品。 廣告預算增加 :46% 的行銷人員預期未來 12 個月內,CTV 廣告投放支出將增加,其中 62% 的人計畫增加 50% 以上的預算。 精準定位與參與度 :CTV 提供精準的受眾定位與高度的廣告互動性,通過頻次控制等技術優化受眾體驗並提升 ROI。 AVOD 成長潛力 :廣告影片點播(AVOD)市場預期持續成長,年均增長率達 14.36%,至 2027 年將達 7.763 億美元。 內容質量的重要性 :優質內容有助於提升廣告的可信度和品牌價值,消費者更青睞在可信度高的 CTV 平台上觀看廣告。 跨平台整合 :CTV 與其他數位媒體的結合正成為行銷主流,行銷人員需熟悉多平台數據整合與投放策略。 產業平台競爭 :LiTV、LINE TV 等本地平台擁有高用戶活躍數,而 Netflix、Disney+ 等國際巨頭則推動 SVOD 的混合廣告模式。 行銷人挑戰 :行銷人仍在平衡成本與價值,並需證明投資 CTV 的合理性,特別在經濟不確定性下,如何展示 ROI 是關鍵。 CTV 對市場的整體影響 :CTV 廣告的普及正改變台灣廣告市場的生態系統,並引領媒體購買策略的革新。 ▌產業分析與觀點 消費者行為驅動成長 : 觀點 :年輕世代的內容需求(尤其是 25-44 歲)是 CTV 市場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力。這一群體偏好高質量、隨選內容,讓 CTV 廣告成為品牌觸達他們的重要工具。 建議 :品牌需創建符合年輕消費者偏好的內容,並在廣告中結合互動元素以提高參與感。 平台競爭加劇 : 觀點 :台灣本地 CTV 平台(如 LiTV)與國際巨頭(如 Netflix)在用戶基礎和廣告模式上形成激烈競爭。本地平台的內容本...

原來 YouTube 廣告還能這樣做!OneAD 兩招數據新解方,用「商品」與「趨勢」為品牌搶佔最佳宣傳位置!

圖片
  YouTube 是消費者看線上影音的重要場域,更是品牌接觸廣大受眾的必要環境。廣告主習慣以受眾鎖定作為 YouTube 廣告投放策略,依據目標受眾的興趣投放廣告。但受眾鎖定策略並非以「商品相關度」或「熱度趨勢」出發,廣告主無法將廣告投放在與自家商品高關聯的影片、或是時下最夯、討論熱度最高的影片中。為提供廣告主更多鎖定選擇,使品牌在廣告規劃初期就能不受拘束的發揮,OneAD 聯手 OneDATA,打造出從 商品相關度 、 影音熱度趨勢 、 影音內容 、 受眾 四大面向切入的解決方案;本文將介紹 商品相關度 、 影音熱度趨勢 兩大數據定向技術,幫助品牌利用不同鎖定策略提高宣傳效率、快速通關 YouTube,開啟更多接觸到潛在目標對象的機會。 YouTube 影音廣告還可以這樣投!?兩招品牌必知獨家數據定向技術 通關 YouTube 第一招: ProductKey 鎖定商品連結性最高的影片,品牌廣告無縫接軌正片觀賞 YouTube 影音種類五花八門,包含大量的商品開箱評測內容影片。若廣告以商品宣傳為主要訴求,便可經由 ProductKey 商品信號定向技術呈現在促購力道十足的影片當中,打動最可能心動就要行動的受眾。 ProductKey利用OneDATA所建立的 商品文本字詞庫 ,透過AI技術,解析影片標題與描述中擁有商品信號的字詞,挑選出商品信號強度極高的影片投遞廣告。以手機影片為例:「網紅開箱影片」相較「搶救泡水手機的教學影片」,在影音標題、資訊欄中會含有較多手機型號、功能等文字描述,因此若 3C 品牌使用 ProductKey 進行定向與廣告投遞,廣告將僅會出現在網紅開箱影片中。 圖說:ProductKey 商品信號定向偵測影片標題及資訊欄文字,鎖定商品信號強烈的環境投遞品牌影廣告。 以遊戲產業為例,遊戲產業使用 ProductKey 能直接將遊戲影音廣告露出在各式遊戲評測、分析、預告影片中,投資理財產業則出現在理財產品分析、理財攻略、股市分析…等相關度高的影音內容中,影音內容與廣告訊息無縫接軌,利用正片讓產品訊息更具力道。 圖說:ProductKey 能直接將遊戲影音廣告露出在各式遊戲評測、分析、預告影片中。 若品牌受眾範圍廣,影音內容鎖定的概念更不容小覤。以投資理財產業為例:有收入的族群多少會關注理財相關資訊,但關注的濃度深淺不一,若單以受眾鎖定作為...